這本書是日文譯者前輩的譯作,上市之後風評很好,廣受歡迎……於是依我哪啊哪啊的個性,拖了好一陣子才買入手。然後直到這次去日本的飛機上才打開來看。結果一看就入了迷,要不是想留半本回程看,差點就一口氣看完了。
雖然在哪看到,這是不知人生目標的現代人必讀之作,但這根本是為了終日不知讀書意義的森林系的學生寫的嘛。這樣的介紹看起來沉重,主角彷彿被丟到異世界,其實也很可憐,但述敘得歡樂,讓本書笑料連連,看了不禁嘴角上揚。
真要說書中有什麼道理,大概不過是找一件事,從基礎開始按部就班好好做,有一天就會從中得到成就感和樂趣吧。
身為森林系的逃兵,看著裡面描述的林業生活和熟悉的山林常識,格外懷念。為什麼說森林系的學生適合讀呢?至少在我讀大學的時候,森林系大一、大二都是基礎到不行的科目,讀著數十年如一日的教科書。書上的前人經驗雖然寶貴,對我們而言卻只是拗口的文字,實際操作的機會不多。如果沒進實驗室、沒和學長姊一起爬山,就要等到大二升大三的暑假、大三的寒假才有為期數週的上山實習,把先前在書上讀到的學以致用。加上大三開始會接觸到多一點生態方面的課程,森林這才在鮮活立體起來。
之後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報導,《日本小村 拯救失落的35歲世代》,宛如神去村的翻版,看到也滿感動的。由於歷史與狀況之便,日本的林業算是台灣初期效法的主要對象之一(另外是德國),一直覺得他們對森林經營管理、林產品與副產品利用很有心,看來終究還是得面對現代化人與自然脫節的問題。不過也很高興實際發生的問題開始有改善的可能。
一般人或許認為,愛護森林就是不要去干擾它,書中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-適時適度的整理或砍伐,能讓林子得到新氣象。真正的環保是和自然劃清界線嗎?利用環境與周遭生物,是所有生物的生存之道,或許我們該尋求的是合理合度的利用方法、互利而一起生存下去的方式,而不是一昧禁止卻漏洞百出。
講得太嚴肅了,來說點輕鬆的吧。話說我讀完之後,重新立下此生的志向:
我有朝一日要過哪啊哪啊的人生!
……至少是在這本、那本書交稿之後。
照片攝於棲蘭,橫越山溝的倒木上長滿紅檜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