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崇建
有聲書分成兩個部分,時間長度都是30分鐘出頭,應該是薩提爾的基礎入門,這本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應該是更完整的版本?第一部分談好奇,帶我們用開放的方式探索,不急於解釋、批判、解除問題,以期更深切認識我們寬廣、豐富的內外在世界。第二部談感受,帶我們回溯感受被剝奪的當初,重新檢視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造成的影響,找回自我的連結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聽了很感動又很溫暖,怎麼可以用那麼簡單易懂的話語,溫柔地解開那麼多結?
總覺得成長過程中,那些不被認可的各種感受,生氣、挫敗、恐懼、難過、不安、嫉妒、不快樂、不舒服和痛,冷和熱,各種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和判斷、各種應該和不應該,長年下來漸漸剝奪了我們和自己的連結、我們尊重自己和別人需求的能力,最後威脅著我們的生存意志。
而且我們早已習得幼時最急於塑造我們的人最不知變通的方式。他們擔心話不夠重鞭子不夠響就聽不進去,訴諸自尊自重羞恥心,最後即使說者無心,我們仍拾起鞭子自逼逼人。
或許是覺得既然有條命,不如闖闖,我勉強活下去,一點一滴強壯起來,過了而立之年才養出一點力氣可以主動修補,將屆不惑好不容易比較能原諒自己,不再活在過去的陰影之下。
每次體認、接納自己和別人的感受,探索那些感受的根源,心裡那個深淵無盡處就比較不那麼可怕一點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〈感受〉有一段說到生氣。和我自己的生氣狀況不大一樣,不過滿符合周圍許多長輩(甚至親友)的情形,聽了心驚,抄錄於下。
「從小到大,你生氣的時候、難過的時候、害怕的時候、焦慮的時候、緊張的時候,這些大人怎麼面對我們的?我們還是用過去大人教我們的方法,來面對小孩嗎?
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如果我遇到生氣,爸爸媽媽都要我別生氣,可是我怎麼能夠不生氣呢?因為生氣不是你叫他不要生氣他就不生氣的。如果我繼續生氣,爸爸媽媽就會罵我,或是用更大的生氣來壓制我。
那我會學到什麼呢?我會學到當別人生氣的時候我就要更生氣。如果我不能表現比別人更大的生氣,我就輸了。因為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對我的。
爸媽可以了解,很多青少年的憤怒就是這樣來的。所以我長大的時候,我學會了什麼呢?我學會了很容易發脾氣。我學到了對家人發脾氣,也學到了對自己發脾氣。假使我有事情做不好,我就很容易生自己的氣。因為爸媽就會對我發脾氣啊。
有一部分這樣被對待的人,長大以後就不敢表達情緒。他就會顯得懦弱、畏縮。還有一部分的人就乾脆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。還有一部分的人就變成我。說話的人很激動。我常會很激動很激動地跟別人爭辯。
常常別人會對我說,你別那麼生氣,我就會更生氣,告訴他,我沒有生氣,我只是講話比較大聲。
各位一定不陌生。在很多地方你會看到像我這樣的人,其實我在生氣,但我的頭腦裡住著一個爸爸媽媽,告訴我不能生氣,所以我就跟自己不能連結,我不知道我自己在生氣。我過去都不知道這是多麼一件悲傷的事。我也不知道他的影響有多大……」